任澤平:戰略級看多中國,未來長期有十大樂觀因素
6月13日,任澤平團隊發文稱,近期由于俄烏沖突、美聯儲加息、輸入性通脹壓力上升等因素疊加,資本市場開年調整,投資者對一些短期負面因素出現了過度反應。最新的數據顯示,5月社融、信貸、出口等大幅回升,中國經濟三季度將滿血歸來。即使市場充滿爭議,我們選擇戰略級看多中國。任澤平認為未來長期有十大樂觀的因素。 | 相關閱讀(鳳凰新聞)
46

我達文西
Your older brother
任澤平這樣的民間經濟學家,我倒是很希望他能夠提出一些不一樣的洞察,而不是提出這些大而空的“看多”因素,畢竟每天看很多官方媒體的報道,這些也都是耳熟能詳的內容。
細看這十大樂觀因素,有些是真樂觀,有些可能是虛妄的假象罷了。譬如很多設想都建立在全球局勢穩定,疫情向好的基礎上,如果這兩個大的基礎性因素不存在,這些樂觀的因素也不復存在。
作為獨立的首席經濟學家,現在任澤平的團隊感覺有點嘩眾取寵,人設也基本崩塌,給人的感覺是總想搞一些大新聞罷了。作為一個經濟學家,只看到總量和增量,而不關注微觀個體,有時候也是片面的。譬如中國巨大的貧富差距是否會影響經濟未來的發展動力,譬如宏觀政策無限加碼的局限性,能否調動整個社會的投資信心等,這些問題恐怕也需要任先生好好回應一下。
23

獨步風云
難為任澤平了,雖說轉型情感博主,畢竟還是不舍得拋下老本行。更重要的是,要在一片蕭條的經濟形勢下,還要找出十大樂觀因素,真的是太難為大經濟學家了。
不過經濟發展不是靠吹出來的,封殺或者禁言也無益于經濟發展,終非長久之計。解決債務的方法不是制造更多的債務,發展的問題終究還是要靠發展去解決。目前的情況下,如果任澤平是為了刷存在感而發言,不如緘口不言,還少些爭議,但如果偏要去雞蛋里挑骨頭,強行湊出十大樂觀因素,反而可能招致罵名。我想說的是,一個人成名不容易,不要砸了自己的金字招牌。
作為一個學者,如果無法做到獨立,沒有任何意義。確實人人都想成為樂觀主義者,不想傳播負能量,但現實不允許,如果你是一個實事求是的人,你不可能會輕易地漠視社會上正在發生的一切。如果你始終能做到保持正能量,那你可能是個草木之人。如果你明知一切,卻違心地號召人們宣揚正能量,或者違心地說一些所謂正能量的話語,這又有什么意義?